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洋葱小说 > 其他类型 > 红火日记景哥儿蒋崇安全文免费

红火日记景哥儿蒋崇安全文免费

微风吹树梢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香兰自然也是这个打算,这个村里没有相熟的人,要是能找个一起说话的,自然是好的,于是点点头。两人又说许久,听响动外头酒席已经结束,景哥儿也不耽误他们两口的时间,便道辞回家了。回了家,蒋崇安还算听话,虽然也喝了,但还没到醉的程度。只是怕他难受,还是去给他煮了碗醒酒汤。蒋崇安端着煮好的醒酒汤,夫郎就坐在身边,人生真是美好。冬天悄然走远,万物复苏,又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,人也换上了单薄些的春衣。天渐渐暖和,之前给柱子和石头做衣裳的时候已是深冬,想着冬衣做出来也穿不了太久,他俩身上的也能穿。而且,小孩子长的又快,万一做的不合适,明年还得改,就想着不如做春衣,这样等做出来就能穿了。柱子和石头收到蒋母和景哥儿做出来的衣裳感动的不知说些什么。两兄弟都...

主角:景哥儿蒋崇安   更新:2025-01-11 17:5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景哥儿蒋崇安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红火日记景哥儿蒋崇安全文免费》,由网络作家“微风吹树梢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香兰自然也是这个打算,这个村里没有相熟的人,要是能找个一起说话的,自然是好的,于是点点头。两人又说许久,听响动外头酒席已经结束,景哥儿也不耽误他们两口的时间,便道辞回家了。回了家,蒋崇安还算听话,虽然也喝了,但还没到醉的程度。只是怕他难受,还是去给他煮了碗醒酒汤。蒋崇安端着煮好的醒酒汤,夫郎就坐在身边,人生真是美好。冬天悄然走远,万物复苏,又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,人也换上了单薄些的春衣。天渐渐暖和,之前给柱子和石头做衣裳的时候已是深冬,想着冬衣做出来也穿不了太久,他俩身上的也能穿。而且,小孩子长的又快,万一做的不合适,明年还得改,就想着不如做春衣,这样等做出来就能穿了。柱子和石头收到蒋母和景哥儿做出来的衣裳感动的不知说些什么。两兄弟都...

《红火日记景哥儿蒋崇安全文免费》精彩片段


香兰自然也是这个打算,这个村里没有相熟的人,要是能找个一起说话的,自然是好的,于是点点头。

两人又说许久,听响动外头酒席已经结束,景哥儿也不耽误他们两口的时间,便道辞回家了。

回了家,蒋崇安还算听话,虽然也喝了,但还没到醉的程度。

只是怕他难受,还是去给他煮了碗醒酒汤。

蒋崇安端着煮好的醒酒汤,夫郎就坐在身边,人生真是美好。

冬天悄然走远,万物复苏,又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,人也换上了单薄些的春衣。

天渐渐暖和,之前给柱子和石头做衣裳的时候已是深冬,想着冬衣做出来也穿不了太久,他俩身上的也能穿。

而且,小孩子长的又快,万一做的不合适,明年还得改,就想着不如做春衣,这样等做出来就能穿了。

柱子和石头收到蒋母和景哥儿做出来的衣裳感动的不知说些什么。

两兄弟都不是什么好吃懒做的人,受了蒋家人的照顾每天总会来家里看看有什么能做的。

因为这两兄弟家里的猪草、柴火这些东西都堆的高高的,家里的牲口就没有吃不上的时候。

蒋母怕累着两个孩子,一直跟他们说东西够了,家里不缺,奈何两人听了只知道笑笑,依然我行我素。

蒋家的生意早就重新出摊,过了个年家里的鸡鸭也吃了不少,得再补一些,留着等它们长大下蛋。

买鸡鸭仔的话也不用去镇上,村里的张婶家就有卖的,就是那个爱八卦的婶子。

她家养的鸡鸭多,每年都要孵一些鸡仔出来留着卖。

村里人就是这样的,只指望地里那些庄稼也就只能填饱肚子,要想过得好,还是得找些别的生意做。

蒋母打算带景哥儿去买鸡仔,顺便教他该怎么选。

到张婶门口景哥儿上前敲门:“张婶在家吗?”

张婶听见声音出来开门:“是蒋家的啊,这是带着儿媳出来玩。”

蒋母应:“哪有空出来玩啊,这不家里的鸡鸭老了,好些都不下蛋了,就带着景哥儿出来看看,买点鸡仔回去养着下蛋。”

张婶看生意上门,领着人就往后院走:“来的巧,家里刚出了一批鸡鸭仔,你们过去挑挑。”

蒋母和景哥儿跟着去到后院,果然见满院子的鸡仔鸭仔乱跑。

蒋母教景哥儿:“挑这种家禽,都得选跑的欢实的,吃食吃的好的,还得看看有没有爱啄同伴的,厉害的能把其他小鸡啄死,这种的也不能要。”

景哥儿点头也一块选个几个,蒋母看他选的点头说可以。

最后挑了二十只鸡仔,十只鸭仔。鸡仔2文一只,鸭仔要贵一些要5文一只,一共花了90文。

付了钱,把鸡鸭装进来时带的竹篮里回家。

去年的年猪也杀了,等有空了还得让蒋崇安去挑一头回来养。

等晚上与蒋崇安说,蒋崇安因为在周围几个村子里收猪,对周围的情况也熟悉,很快就牵回来三头小猪仔。

景哥儿问:“怎么买了三只,是不是太多了?”

蒋崇安回:“咱家猪圈盖的大,之前是因为家里人少,养的多怕娘累着,本来腿脚就不好,累着了不值当。”

景哥儿点点头:“是这样,那我以后多打些猪草,多养点咱们也能多赚些。”

蒋崇安一听知道景哥儿误会了:“不用,打猪草也不是什么累活,就是浪费些时间,但是咱家人都有事忙,我打算让柱子两兄弟干这个。”


蒋父还是个半大小子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挣钱,后来成了亲盖了房子,也都是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。

王氏这人从看不见蒋父的辛苦。

蒋父常觉自己娘偏心,要不是都说王氏从怀自己到生,都是村里人看着的,蒋父都觉得自己不是王氏亲生的。

蒋母看她要钱要的理直气壮,也不想与她绕什么弯子。

直说:“娘,这几天你应该也听说了,我家刚买了牛车,家里的银子都花完了,拿不出钱给你。”

王氏讥笑:“没钱,你家又是卖猪肉又是卖板栗,天天好吃好喝的,日子别提多滋润了,一天天的就会跟我哭穷,真是白养你们这么大了,一家子白眼狼,没良心的东西。”

话音刚落又说:“尤其是你家的有福,多久不来看我一次,一天天的就知道围着你转。”

蒋母能忍受王氏的刁难,但是不能容忍她这么说自己这一家子。

自己这一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,不管对村里人还是来买东西的主顾,都实实在在的。

他们家是攒了些银子,但是自家的银子也都是辛苦挣的。

他们的辛苦从不见王氏关心,一天到晚盯着自己手里那些银子。

试问谁能容忍自己亲娘拿着从自家辛苦赚来的钱,去补贴她的大儿子。

若这大哥是个好的也能得几分安慰,但是这大哥一边收从自家得来的银子,一边与王氏说自家的坏话,实在让人厌恶。

蒋母怒火也上来了:“说了没钱就是没钱,你就是再逼我我也没钱给你,我家给你的银子已经够多了。”

说着蒋母也控制不住情绪:“我们家都是白眼狼,我家有福还是个小子的时候就开始挣钱,供着大哥读书。我俩成婚的时候挤在一个破屋子里,你们谁说过帮我们一把。”

蒋母继续说:“这些年我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银子,你说说我们都给你多少钱了?”

王氏被堵的说不出话。

蒋母也不给她插话的空隙,接着说:“大哥、小妹加一起都没从我家拿走的一半多。我们家都是白眼狼,你家剩下的那两个都是你的心肝宝贝。我家有福为什么不愿意去看你,每次去看你总是被你数落,我们家都欠你的是不是。”

王氏吼道:“是,他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,就一辈子都欠我的,我给你要,你就得给我。”

蒋母也吼:“是,他欠你的,他欠你的还没有还清吗?大哥一家子嬉皮笑脸的,说几句好话哄你开心,你就掏心掏肺往他家送钱,你这么有本事别来我家拿银子啊!你自己挣钱,想送多少送多少,我家谁会说一个不字。只会掏我家的血肉,养你们那一家子吸人血的东西。”

要知道大儿子可是她的骄傲,如何能容忍她这么说自己的大儿子,疯了一样向蒋母扑来。

蒋母看她动作,赶紧往屋外跑。

两人一个追,一个逃,满院子乱窜。

跑了两圈,蒋母本就腿脚不好,两圈下来,就觉得腿钻心的疼。

蒋母跑不动了,王氏可能跑得动。

虽说她年纪大,但是这么多年,自己身体一直强健。

现在见蒋母停下来,自己可要趁机好好敲打敲打她。

上去揪着蒋母的头发就开始扯,蒋母因着对方是长辈也不敢还手,只能拼命护着自己。

蒋母喊:“你给我松手,事你做的出来,怎么如今还说不得了?”

王氏得意道:“我就不松手,今天你不给我银子,我今个就不走了。”说着手上的力道也越来越大。

蒋母忍得受不了:“你松开我,再不松开我动手了。”

王氏冷笑道:“动手,我看你敢不敢动手,你动一个试试。”

当然,蒋母也只是说说不敢真动手,只能使劲挣脱。

说到底,王氏毕竟是上了年纪,蒋母虽然受了伤最终还是挣脱了。

两人闹的这么厉害,门外早就听见响动聚满了人。

现在见两人分开,赶紧进来劝。

“这是怎么了,话不能好好说?怎么动起手来了?”

人群进来后,蒋母因着刚刚的遭遇,在一旁默默哭泣。

王氏一见院子里来了这么多人,一屁股坐在地上,拍着大腿。

“我苦啊,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,给他娶回来个媳妇,就一直欺负我这个老太太。”王氏哭喊着。

听王氏说这话,就有婶子不满,对蒋母说:“这就是你的不是了,你娘毕竟年纪大了,咱们该多听听老人的话。”

蒋母也哭着说:“我还要怎么听,我们家累死累活的天天拉着东西往镇上跑,她动不动就来我家拿银子送去给她镇上的大儿子。”

蒋母抽泣:“我家这些年都拿给她多少了?每个月不仅要给她养老钱,她还时不时过来要上一笔。”

蒋母深呼一口气:“我家有福不受宠,从小就过的苦,我认了。但是天天来我这拿银子贴补她大儿子,我怎么一直忍,我家的银子都是大风刮过来的不成。”

蒋母扭头看向王氏:“娘,光是今年,除了生活费,你就已经从我这拿走2两了,今天又来。我也说了我家刚买了牛车,家里没钱,你就这样打我。”

蒋母也是越说越伤心。

村里人大多穷困,知道赚钱的不易,听蒋母这样说,之前想帮着王氏说话的都不作声了。

王氏见她把自己那点心思全都都落了出来,看着周围这些人对着自己窃窃私语,只觉脸上无光。

冲着蒋母大喊:“你这个狼心狗肺的妇人,在这胡扯些什么。我是你娘,你就该伺候我。”

蒋母也喊:“你还知道你是当娘的,谁家的娘会把孩子往死路上逼。”

王氏见她越说对自己越不利,猛然起身,冲着蒋母就是一推。

因着突然,周围的人也都没有反应过来,没人拦下来。

蒋母也没想到王氏会冲过来没有防备,整个人顺着王氏的力道,就倒了下去。

蒋母腿脚本就有问题,这一下直接躺在地上起不来了。

王氏一看事情不对,趁着人多,偷偷顺着墙边溜走,因为她是长辈也没人敢拦她。

事发突然,等人群反应过来,急忙过来过去扶蒋母。

见蒋母情况不对,就赶紧回家让自家小子去请郎中。


有人认出蒋母,远远地就跟蒋母打招呼,蒋母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也高兴,坐在车上高呼回应。

在蒋家走近的功夫里,有相熟的妇人小声说道:“春花这日子是真越过越好了,如今都能坐着牛车回来了。”

另一个附和道:“是啊!看车上带的东西也不少,这日子过的肯定不赖。”

虽说以往蒋母回家带的东西也不少,但这还是第一次驾牛车回来,要知道牛车可不是谁家都能买的起的。

随着蒋家的牛车走近,与蒋母相熟的与蒋母打招呼:“春花这是回娘家,这一大车,一看就是个有福的,你娘真是没白疼你。”

蒋母笑着回应:“这不就是一年回不来几次,想我爹娘的很,趁着这次回来多带点也尽尽孝心。”

嫁出去的妇人难回娘家,在哪都是一样的,嫁的近还好,嫁的远的话有时一年都回不来一次。

所以只要不是家里实在困难,父母都不愿意看自己家的闺女、哥儿远嫁。

说来,蒋母的娘家也不算穷,毕竟这个村子还能维持李姓,就能看出村子的底蕴。

说起来两个村子离得远,蒋父蒋母该是遇不见的。

大抵是两人缘分到了,一次赶集时在镇上碰了面,只这一眼两人便看对了眼。

蒋父虽心悦蒋母,但知道家里条件不好,也不敢耽误蒋母,只敢偷偷看。

有时候耐不住心底的喜欢,会偷偷帮蒋母干活。

两村本就离得远,蒋父常为了偷偷瞧上蒋母一眼,跑上好远。

蒋母本就看中了蒋父,现在看蒋父总来帮自己,有时还偷偷看自己,还以为自己不知道。

蒋母受不了蒋父磨磨唧唧的性子,在蒋父又一次来看自己时堵住蒋父。

蒋母问:“你是什么意思,天天来看我,又不跟我说话。”

蒋父被堵着逃不开,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,现在看蒋母这么直白的问自己一张黑脸红了个透。

蒋父挣扎半晌还是想为自己争取一次,几乎是吼着说出来:“我心悦你,想娶你为妻,你可愿意嫁给我。”

蒋母见他终于说出了心里的话,也害羞的点点头。

两人虽然表明了心意,却也不敢乱来,扭扭捏捏说了半天话,便回家各自准备。

蒋父知道王氏不会为自己做什么,也不指望她为自己操办什么,所有的事都自己准备。

况且以王氏那偏心的性子,还是自己准备更放心,心里庆幸这几年卖肉没把银子全交给王氏,自己偷偷攒了一些。

其实,蒋母刚提出要嫁给蒋父时,蒋母的爹娘是不愿的。

一来是两个村子离的远,一来一回要走上好半天,蒋母出了什么事,李家爹娘不能及时知道。

二来,听蒋母要嫁给蒋父之后,作为爹娘自然要打听蒋父的为人。

去槐树村把蒋父的为人,以及蒋家的情况都打听清楚。

探听出来的消息,也让老两口心生不满。

蒋父虽然人不错,但是在家不受自己亲娘喜欢,还是个没爹的,自家闺女嫁过去定是要受婆母磋磨。

只不过蒋母当时铁了心非要嫁,李家父母拗不过蒋母妥协了。

这事在当时,闹的也有些不愉快。

蒋母嫁进蒋家后,果然如李家父母说的那样,日子果然不好过。

但这毕竟是自己亲闺女,舍不得蒋母受罪,看他们日子过的艰难,李家父母和蒋母的兄长没少接济两人。


一群人乌泱泱的来,拿了糖果又乌泱泱跑走,好不热闹。

路上,要是两拨拜年的小朋友碰头,还会互通情报,看谁家给的糖果好吃,好吃的自然受小朋友的喜爱,嘴越发甜好好拿点糖果。

蒋家的糖果买的很合小孩子的口味,自然在小朋友之间流传开了。

所以,来拜年的吉祥话都像不要钱一样往外倒,糖果下的也快,险些要不够分的。

新年自是不需要干活的,等小孩要完糖自己去玩了,家里的大人也能出门找相好的妇人说话。

东家长西家短,凑在一起总是说些这些。

景哥儿本也是坐在一起跟她们说话的,后来实在是被说的不好意思,逃也似的跑了,去找蒋崇安。

蒋崇安早就想跟景哥儿单独待着了,奈何景哥儿一直陪着蒋母说话,他也不好凑在一群妇人中间,只能一个人给自己找事做。

景哥儿找到蒋崇安时,蒋崇安正在给牛喂草,只是喂的也不认真,更像是在逗弄。

蒋崇安拿着一把干草,在大牛面前晃荡:“你无聊不,肯定无聊对不对,你都没有伴,不像我,我都有夫郎了,你个单身牛。”

说完又叹一口气:“唉,只不过我夫郎也不跟我说话,都不想着看看我。”

对着牛嘟嘟囔囔的抱怨。

景哥儿在外面听的好笑,开口:“你夫郎这么坏啊,那你还喜欢你夫郎吗?”

蒋崇安突然听到景哥儿说话,背地里蛐蛐人还被当事人听到了自然被吓一跳。

但是他蒋崇安是什么人,对着景哥儿脸皮相当厚。

“我夫郎哪里坏了,好的很,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这里挑拨我们夫夫之间的感情。”

景哥儿看他狡辩,故意说:“不是你说你夫郎不找你的吗,怎么变成我挑拨了。”

蒋崇安回:“我只是说我夫郎没看我,只要他看我,他在我心里就是最好的,谁都不能说他的坏话,包括你。”

景哥儿感到又好笑又幸福,走到蒋崇安身边,蒋崇安在景哥儿走过来的同时,就把他揽进了怀里。

今天人都聚在一起说话,也不用担心有人会过来,所以景哥儿也顺势倚靠在蒋崇安身上。

两人虽说才成婚半年,但显然默契十足。

一家人各自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,新年的第一天就这样平平淡淡地溜走。

大年初三,蒋家又是一早起床,因为今天要回蒋母的娘家。

昨日初二,本应是景哥儿回娘家的日子,但是景哥儿出嫁时,已经跟林家断亲,省了这档子事。

当然,有这样的娘家,也实在没有什么回去的必要。

于是,全家昨日就在家里闲了一天,一家人自己吃饭也自在。

说起来,他们蒋家也是亲缘浅,竟只剩蒋母娘家这一门亲戚。

蒋家对这门亲戚看的重,自然要好好准备。

景哥儿一早拿出之前准备的东西,又从家里拿了一块猪肉再拎了只鸡,全都放在板车上。

等人都坐上牛车,一行人浩浩荡荡的驾着牛车往蒋母的娘家走。

蒋母本姓为李,名唤春花,所在的村子叫李家村。

村子里大部分人都为李姓,是这片经历过当年的那场疫病,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非杂姓村。

刚一进村,就有聚在村口唠家常的人看见有人进来。

这个时间大都是妇人回娘家拜年的,所以见来人就仔细辨认是谁家的回来了。


搭配着粉丝炒鸡蛋、酱烧茄子、炒青菜加上自家做的丸子,九个菜放满一桌,代表长长久久。

当然,过年必备的饺子也不能少。

这么多菜,别说是柱子和石头两兄弟,就是蒋家也未曾有过。

谁让今年人多,自然要好好热闹一番。

饭桌上,一家子不爱喝酒的也久违的拿出了酒杯,四个大人一人一杯,凑个热闹。

至于几个小的,没得到大人的准许,只能老老实实喝汤。

吃饭伊始,蒋父端起酒杯,大家一起碰个杯,正式开启今天的晚饭。

一顿饭下来都是轻松自在的,大人们谈论着今年的收获,未来的期许。

小孩子就只关注眼前的餐桌,讨论哪道菜更好吃。

几个人的口味各有偏差,虽然争论不出哪道更好吃,但毫无疑问的是每道菜都很好吃。

各自谈论自己关心的话题,一顿饭渐近尾声。

做的饭菜数量多,乡下人实在本身做的分量也大,又加上还有几个孩子,所以一桌子菜,都吃撑了也还剩下大半。

只不过剩菜在乡下也是一种美好的习俗,年夜饭不能吃完,象征着以后年年有余。

吃完饭也不能立刻收拾餐桌,怕把福气扫走。

吃了年夜饭还要守岁,所以大家都聚到院里看月亮,只是没待多久,就冻的人往屋里走。

村里人都没有熬夜的习惯,到了平时睡觉的点,几个孩子都困的坚持不住,蒋母就让几个小的去她屋里睡觉,大人们守岁就行。

蒋崇安知道蒋父、蒋母年纪大了,坚持不住,让他们也去睡,自己和景哥儿守就行。

蒋母也没多做纠结,便去睡了,几个人挤挤,倒也暖和。

蒋崇安和景哥儿坐在自己屋里,烤着火炉,景哥儿依靠在蒋崇安怀里,两人静静的诉说今年的感受。

感恩相遇,感恩两人的结合。

子时,终于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,景哥儿实在熬不住,两人这才回屋睡觉。

睡下还没多长时间,就被门外的叫声唤醒,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,按照习俗要早起。

寅时初,蒋崇安穿上新做的衣裳,出门准备去放鞭炮。

在村子里有个习俗,说新年第一天谁家起的最早,谁家今年会富有。

虽然只是个愿望,但村里人也都愿意在这天早起。

争当村子里起的最早的,平时不舍得点的煤油灯,现在也都点起来。

蒋崇安出门放鞭炮,因为放的少,所以还是很小心。

按照掌柜说的举着香把引线点着,反身往屋跑,没跑两步,刚刚的炮仗就噼里啪啦炸响。

炮声响动大,把几个孩子都炸醒了。

几个孩子迷迷糊糊的被从被窝里捞出来,缓过神来知道是到新年了,起身给自己穿新衣,等着新年的第一顿饺子。

蒋母象征性地煮了小半锅饺子,给每个人都分几个。

毕竟晚上吃的好,现在胃口都没有打开,也吃不下。

只是与早起的习俗一样,早饭也要吃的早,所以只能让几个小的强撑着吃几口。

吃完早饭蒋母拿出几串用红绳系着的铜钱,让他们排队给自己拜年,给几个小的发压岁钱。

柱子原来不想接,蒋母故意绷着脸,给柱子唬住了。

柱子怕辜负长辈的一片心意还是拿了,石头见哥哥接了也没再推脱。

本来准备的铜板也不多,过年的时候给几个就是讨个喜气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