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韩辰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瞎眼帝师,打造不朽盛世全文免费》,由网络作家“胜者即是正义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都什么年代了,饿死人在韩辰的眼里,那可是稀奇的事情,不过想到这里是非洲,也就不奇怪了。朱棣和张玉有些无言,这个韩先生,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!哪年没有饿死人的?朱棣从未谋面的祖父伯父,那都是被饿死的。一家人,也就只活了朱元璋一个。即便是现在天下大定,一些地方,仍然有饿死人的情况的。“这个番薯推广一下,也就不至于饿死人了。”这地方,肯定是太过封闭了,太落后了。也不知道这燕兄张兄怎么想的,居然在这种地方做买卖。“有了这个番薯,不仅不会饿死人,人口增长也会很快。”朱棣笑呵呵的说道。番薯这玩意能果腹,但也不能当饭吃啊!要讲究营养均衡,不过,饥饿的地方,有的吃就算不错了,哪里会管那么多的。“韩先生,这个番薯,怎么保存啊!是不是要搞一个粮库,储...
《大明:瞎眼帝师,打造不朽盛世全文免费》精彩片段
都什么年代了,饿死人在韩辰的眼里,那可是稀奇的事情,不过想到这里是非洲,也就不奇怪了。
朱棣和张玉有些无言,这个韩先生,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啊!
哪年没有饿死人的?
朱棣从未谋面的祖父伯父,那都是被饿死的。
一家人,也就只活了朱元璋一个。
即便是现在天下大定,一些地方,仍然有饿死人的情况的。
“这个番薯推广一下,也就不至于饿死人了。”
这地方,肯定是太过封闭了,太落后了。
也不知道这燕兄张兄怎么想的,居然在这种地方做买卖。
“有了这个番薯,不仅不会饿死人,人口增长也会很快。”
朱棣笑呵呵的说道。
番薯这玩意能果腹,但也不能当饭吃啊!要讲究营养均衡,不过,饥饿的地方,有的吃就算不错了,哪里会管那么多的。
“韩先生,这个番薯,怎么保存啊!是不是要搞一个粮库,储存起来。”
朱棣询问。????
这个燕四郎,肯定没有干过农活的。
“这很简单,挖一个地窖就行了,这番薯也是可以长期储存的,保持干燥就行了,哪里用得着什么粮库啊?”
韩辰撇了撇嘴。
“可惜就是太重了,不适合当作干粮。”
张玉联想到了军事方面,这个番薯挺有重量的,如果是骑兵随身携带,根本就带不了多少。
用番薯做干粮?那不是番薯干才行吗?
“这东西做干粮的话,可以制作成番薯干,这玩意也不榨秤。”
韩辰说道。
“番薯干,怎么制作啊?”
张玉询问。
“简单,我告诉你办法。”
韩辰就把制作番薯干的办法,告知了张玉。
这些人,也真是孤陋寡闻的。
张玉目光闪烁,仔细的听着。
“不叨扰先生了。”
朱棣欣喜得很,这个番薯,可以带来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,如果推广到整个大明,不知道可以救多少人,以后,也就不会为没粮所忧愁了。
两人来到燕王府的正堂。
“我打算把这个番薯,那是上交朝堂。”
朱棣都已经想好了,这玩意上交上去,可谓是大功一件。
“殿下莫要以为上交番薯,就能够让那些大臣们,对你刮目相看,这交上去,反而会让朱允炆对您越发忌惮,依我看,还是不交为好。”
张玉连忙道。
朱棣不自觉得握紧了拳头,听上去,也有道理。
“有了这番薯,殿下就可以安抚人心了,其作用,可限量乎?”
张玉笑道。
朱棣点了点头,如此这般,就不上报了。
番薯干,很快就被张玉弄出来,这玩意很轻,吃起来还挺香甜的,完全可以当做军粮,而且,易于保存。
这令得张玉欣喜若狂,以后打北元,这个番薯干,可以起到大作用。
骑兵携带,可以持续作战很久了。
“韩先生真乃异人也。”
张玉不禁感叹了起来。
转眼间,开春了,天气没有那么寒冷了,正值春耕。
朱棣这个王爷,身体力行,跑到田里耕地去了,做一个表率作用。
春耕是大事情,今年能够收多少粮食,就全看春耕的了。
“燕兄这几天再做什么啊!”
朱棣已经有一段时间,没有来韩辰这里了,韩辰还有些想念,毕竟,这个燕四郎,带给他的声望值是最多的,他巴不得燕四郎那是每天都来。
“去耕地去了。”
婉莹回答。????
耕地?韩辰诧异,敢情这个燕四郎还种了地啊!
这地方这么落后,肯定不是用机器来耕地,十有八九那是用牛来耕地,这可是不好操作的啊!
现在韩辰比较闲,抗生素药片已经搞出来了,技术已经交给了他人,也不用他操心了。
“这几天听书的人,也没有来,是不是也去耕地了?”
韩辰询问。
“没错,他们都去了。”
婉莹点了点头,那些人虽说都是死士,但每年春耕,燕王殿下都会亲自下令,让他们去田里帮忙。
王府的侍卫也得去。
韩辰很是诧异,那些人不是盲流吗?还会去耕地,话说这玩意,也不是打散工要做得活啊!真是奇怪啊!
“是用牛来耕田吗?”
韩辰询问。
“当然是用牛了。”
婉莹翻了一个白眼,不用牛来耕田,难道还用马不成。
果然,这地方如此落后,实现机械化耕田根本不难,可见这地方落后和讽刺,怕不是哪个旮瘩里的部落。
这里应该是某个聚居地吧!没有原住民,不然的话,自己怎么会听不到外国口音呢。
朱棣忽然受伤了,是耕地的时候受伤的,那牛是一头犟牛,朱棣使劲甩鞭子都不走,还被牛给踢到了腿,当场就瘸了。
这样一头犟牛,朱棣也没有拿它怎么样的,这要是个人的话,早就被他给宰了。
然而眼下,正值得春耕,耕牛缺乏,是断然不能杀得。
朱棣也就只好回来休养了,所幸伤的也不是很严重,敷上一点药酒,休息几天就可以恢复。
这事吧!在王府内也传开了,韩辰也听到了,他就无语,这怎么去耕田,还被牛给踢了呢。
燕兄怕不是去搞笑的吧!
这受伤了,韩辰也得去探望一下,他弄了一点水果,前去探望。
朱棣的寝宫之中,也都做了布置,所有人都知道,要瞒着这位韩先生。
徐妙云朱高炽也在,徐妙云很是好奇,目光上下打量着韩辰,她实在是看不出来,此人有何过人之处?不就是一个瞎子吗?为何能够夫君如此看重。
朱棣躺在床上,他的腿受伤,自然不能随便走动。
“燕兄啊!不是我说你,你这也太搞笑了,又不是去斗牛,居然被牛给踢了。”
韩辰撇了撇嘴。
“这伤得严重吗?不会成为瘸子吧!”
韩辰询问。
朱棣有些无语,这要是别人跟他这么说话,那非得人头落地不可,然而面对韩辰,朱棣却是无可奈何。
“无妨,休息几天就没事了。”
朱棣开口。
“你这人,说话也真不中听。”
徐妙云出声,有些不满。
“你是何人?”
听得一道陌生的声音,韩辰不由一愣。
“韩先生,这位是我的夫人。”
朱棣介绍。
声音听上去倒是挺年轻的啊!朱棣的儿子十五岁了,这对不上啊!难不成是后妈。
这个燕四郎,肯定是老牛吃嫩草了。
朱棣是急不可耐了,赶紧把朱高炽的症状,给韩辰说明了一下,想请韩辰去治病。
“生病了,送医院啊!我又不会治病。”
韩辰挺奇怪的,居然来找他看病,这不是胡闹吗?
医院?朱棣和张玉那是面面相觑,那是什么地方?
“先生说得是医馆吧!我们请了大夫来看,可是无济于事。”
朱棣开口。
“什么?这不就是一个发烧重感冒吗!随便哪个大夫都可以治好了,这居然连这点小毛病都治不好,怕不是个庸医吧!送大医院,不要找那种小诊所。”
韩辰都服了。
朱棣和张玉一脸懵,不说话了。
“倒是忘记了,你们这里,太落后了,肯定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医院的。”
韩辰突然反应了过来,这里是非洲的某个小地方,哪里有什么大医院。
这要是得了重病,只怕是只能等死了。
“我这里有点药,吃吃看看吧!”
韩辰说着,把布洛芬胶囊拿了出来。
“这是什么药?”
朱棣和张玉都很懵。
“布洛芬啊!你们难道连这个都没有见过吗?”
韩辰也是醉了,这属于常用药的。
“没见过,怎么用啊?”
朱棣询问。????
韩辰真是服了,这一个买卖人,居然如此孤陋寡闻。
“一次两粒,一天三次,饭后吃。”
韩辰也是耐着性子,毕竟,他现在也是属于寄人篱下。
“咳!韩先生,我问的是,怎么熬药,需要熬多久。”
朱棣干咳了一声。
是不是有神经病啊!这又不是中药,那是来熬的吗?
“熬什么熬?和水服下就是了。”
韩辰没好气的说道,他都忍不住想要骂人了,莫名其妙的,很多常识都没有,你就算是只读了一个幼儿园的话,也应该有这些常识的啊!真是匪夷所思!
“感谢先生赐药。”
朱棣着急忙慌的就走了,不管怎么样,也得试一试。
朱高炽服下药之后,没过多久,情况就有所好转。
还真有用。
“想不到,先生还能治病啊!我倒是越来越看不透他了。”
朱棣自言自语。
“此人,有鬼神莫测之术,他要不是瞎了眼睛的话,只怕我们这燕王府,还不能留下他。”
张玉开口。
朱棣点了点头,他现在不过就是一个边王而已,声望不足,有大才的人,肯定多数愿意前往朝堂效力的,而不是来效命于他。
“报,燕王殿下,扩廓犯境。”
一个卫兵,紧急的送来了军情。
扩廓来了,往年的这段时间,扩廓也都来犯边,主要是打劫,有什么抢什么。
朱棣的脸色阴沉了下去,立刻让张玉领兵出战,绝对不能让扩廓称心如意的,王府的死士都是武艺高强,也都去。
翌日,是韩辰说书的日子,可是,居然一个人都没有来,这不科学啊!自己上次说书,留了悬念,这些人肯定是会来听得。
难道是没空,也不应该啊!那些都是盲流子,没有啥正经事可做,否则的话,也不会时常来听书了。
再说了,就算有事,也不可能都有事啊!
朱高炽好转,朱棣也拿了礼物,来看望韩辰。
是一张熊皮制造的皮袄,用来御寒非常不错。
“燕兄,你说这是熊皮。”
韩辰惊呆了,话说,这不犯法的吗?熊可是保护动物啊!
八成是偷猎的吧!这也太危险了。
“对啊!怎么了?”
朱棣愣了一下,这但凡到了严冬,达官显贵们都是用野兽的皮毛制衣御寒。
“我不要,好意我心领了,这东西也应该很贵吗?还不如送我一件羽绒服。”
韩辰说道。
“羽绒服,那是什么玩意?”
朱棣愣住了,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汇。????
刘羽无奈,好吧!连羽绒服都不知道,这倒也是,非洲这地界,卖什么羽绒服啊!
今天肯定是个例外,是受到了极端环境的影响。
但是熊皮,韩辰是不会要的,以免那是给自己引来麻烦,那可就不好了。
“算了算了,我也懒得解释了,东西拿回去,我不穿动物制品。”
韩辰摆了摆手,不过他随即话锋一转。
“对了,燕兄,今天怎么没有听书的人来啊!他们去干什么去了。”
韩辰有些不满,他可就是指望着通过说书,来积累声望值的,今天可是少挣十几点声望值。
“他们去干活去了,今天没有时间。”
朱棣回答。
干活?这些盲流子干什么活?他们不是应该混吃等死吧!再说了,这种落后的地方能有什么活干,定然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。
韩辰觉得坏了,那些人要是找到什么工作了,哪里有时间来听他说书啊!直接损害的可是他的利益。
“先生放心,过不了几天,他们就回来了。”
朱棣派出那些死士,也是因为死士个个能够以一挡十,马上功夫也不错,能够多杀敌。
只不过,完完整整的去,可不是完完整整的回来。
这过几天回来,那肯定就是去打散工去了呗,估计工钱也不多。
这些人,应该是属于挣一天钱休息三天的主。
“唉!也罢,只好等他们回来了。”
韩辰叹了一口气,听他书的,也就只有这些人了,没有什么新客。
朱棣拍了拍手,进来了一个妙龄女子,一进来,就跪在了地上。
“见过先生。”
女子开口,声音温雅。
“燕兄,你朋友啊?”
韩辰是看不见对方跪下的。
“先生眼睛看不见,多有不便,所以,我找个人来伺候先生,工钱自然不需要先生出。”
朱棣说道。
韩辰愣了一下,他确实有些不方便,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,不过,这合适不呀。
“你叫多少名字?多少岁了?”
韩辰询问,听声音感觉挺年轻的啊!
“婉莹,今年十六岁。”
女子回答。
十六岁?都没有成年呢,韩辰诧异,这么小的年纪,都出来做保姆了,不应该啊!难不成是因为家里困苦,因此辍学出来工作,贴补家用。
也是个可怜人啊!
想到这里,韩辰就决定收下了。
“那就多谢燕兄破费了。”
韩辰也是个热心肠,在他身边,也挺好的,不用做什么苦活累活,这么小的年纪,找工作也容易被骗的,万一被骗进了什么黑工厂,那可就惨了。
“年纪这么小,不会是被拐卖来的吧!”
韩辰有所怀疑。
朱棣走后,韩辰开始做午饭了,他准备炖红烧肉。
朱棣回去之后,就和张玉商议。
如果真如韩辰所说,那么五年后,朱允炆就登基了。
“这事吧!会不会是胡说啊!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?”
张玉不信。
“我看不像有假,五年后,父皇七十一了,看他的身子骨,再活个五年,也就差不多。”
朱棣点点头。
“也就是说,殿下还有五年时间,非立不世之功,才可以得到陛下看重,朱允炆那小儿,能有个什么本事的?”
张玉很是不屑,在他眼里,朱允炆就是一个黄口小儿罢了。
......…
“好香啊!”
韩辰正炖着红烧肉,然后听到了一道声音,是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。
“你就是那位瞎眼的先生吧!”
年轻男子从门口走了进来。
“你是何人啊?”
韩辰听见陌生的声音,不由警惕了起来。
“我叫朱高炽。”
年轻男子开口。
一听到这个名字,韩辰就挺诧异的,怎么跟明仁宗的名字一模一样啊!也是奇怪,可能是不懂历史的父母起的吧!
要是懂历史的话,怎么可能起个跟皇帝一样的名字。
“你有何事?”
韩辰询问。
“先生勿怪,我是被香味吸引来的。”
朱高炽说道。
红烧肉炖得很香。
“原来如此,那你就跟我同食吧!我一个人吃饭,也没有意思。”
韩辰估摸着,这里的人,一天就吃两顿饭,肯定一个月也沾不上什么油腥,也是可怜呀。
另一边,朱棣正在跟张玉商量着。侍卫急匆匆的来禀报,那就是世子跑到膳堂去了。
朱棣一下子就急了,怕是要泄露身份,赶紧带着张玉赶往膳堂。
一到膳堂,就看见韩辰跟朱高炽正在吃饭。
朱高炽吃得那是眉开眼笑,满嘴流油。
“韩先生。”
朱棣脸色阴沉。
“燕兄,你怎么又来了。”
韩辰诧异,这刚走才多久啊?
“爹,你怎么来了。”
朱高炽开口,他一说这话,朱棣的目光,就想杀人了。
“滚。”
朱棣呵斥。
朱高炽向来惧怕朱棣,缩了缩脖子,赶紧就溜之大吉。
“燕兄,这是你儿子啊?”
韩辰愣了一下,而后面色怪异了起来。
“不对啊!他不是姓朱吗?你姓燕,怎么能是父子呢?”
韩辰不解,莫不是干爹。
闻言,朱棣松了一口气,看来,身份是没有暴露啊!
“小儿随她母姓。”
朱棣解释。
敢情是上门女婿!这一般只有上门女婿,生得儿子才随母姓。
叫做朱高炽也不稀奇了,燕四郎喜欢明史,可能对朱高炽比较推崇吧!不过,这朱高炽也的确算是一位明君,就是个短命鬼,登基没有多久就死了。
如果在位个十年八年的,说不定还能够延长大明的国运。
唉!看来燕兄也是一个苦命人啊!若不是没有办法,谁会选择去当上门女婿啊!
“小儿没有乱说话吧!”
朱棣小心翼翼的询问。
“没有,你这儿子,倒是还彬彬有礼了,十五岁了是吧!这个年纪,应该参加中考了啊!”
韩辰听声音,觉得燕四郎挺年轻的呀,居然有个这么大的儿子,结婚应该比较早。
中考?
朱棣和张玉面面相觑,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啊!不过也不奇怪了,韩辰的嘴里,总是蹦出了一些新鲜的词汇。
没有暴露就好啊!朱棣担心暴露身份,这个韩辰,就不肯给他出谋划策了。
“不打扰先生用饭了。”
朱棣递给张玉一个脸色,然后两人就出去了。
随后,朱棣大声斥责了侍卫,居然让世子进去了。
侍卫也很委屈,世子要进去,他们哪里敢阻拦。
朱棣严令,除了他而外,其他人,都不准单独来见韩辰。
这个韩辰,要严加保护起来。
“韩先生,似乎不知道年岁,可能是外邦人。”
张玉早就怀疑韩辰,并非是大明的人。
“哪里的人,不重要,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就行,他一个瞎子,又能去了哪里呢,离开我这燕王府,那得饿死街头。”
朱棣点点头,他也觉得韩辰不是明朝人,可能是番人吧!
“殿下,天气马上就冷了,扩廓只怕又得南下抢粮了。”
张玉皱眉,去年扩廓也来抢过。
“集中骑兵,围歼其一路,以起到震慑效果。”
朱棣也头疼,扩廓的骑兵,来无影去无踪的,要逮住不容易。
而且,战马比他们好,跑得也快。
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多,只能集中起来使用了。
天开始冷了起来。
一场雪下来,整个燕王府那是银装素裹,韩辰都冻感冒了,流着鼻涕,他也是醉了,这可是非洲啊!怎么会下雪呢。
难道是最近极端天气频繁吗?
韩辰的系统声望值,又积累到一百了。
他开始了第二次抽奖。
“叮,幸运转盘开始启动。”
“叮,恭喜宿主获得布洛芬胶囊一瓶。”
第二次抽奖,居然是抽到了药。
韩辰也是服啦,这真是太过分了,为什么总是抽到这种烂大街的东西呢。
先是十公斤番薯,现在又是布洛芬。
他要这玩意有什么用,这不是哪个药店都可以买到吗?真是岂有此理。
不过也算是来得比较及时,韩辰吃了一粒,正好他感冒了。
这地方真是落后,取暖居然是用的木炭。
不过韩辰怎么也想不明白,非洲怎么可能会这么冷,那还是非洲吗?分明就是南极洲。
燕世子朱高炽突然风寒入体,重病了。
朱高炽从小就是体弱多病。
请来的大夫,都是无济于事,开了一些药,吃了也不见效。
急得朱高炽的母亲,大将军徐达的掌上明珠徐妙云,那是六神无主,在朱棣面前哭哭啼啼的,嚷嚷着让朱棣去找来御医。
要找御医,那得去应天,这快马加鞭,也要些时日,再说了,御医来了也不一定顶用。
“殿下,可以找韩先生试试,听说他也病了,不过又突然好了,想来是有法子。”
张玉忽然建议。
朱棣倒是忘记了这一茬,之前侍卫禀报,韩辰也是病了,他派了大夫去看,可是韩辰又突然好了。
这证明,韩辰可能会自己治病。
“快走。”
朱棣赶紧带着张玉去了膳堂。
韩辰正在喝热茶呢,天气那么冷,他现在每天都得喝几杯热茶暖暖身子。
此时,朱棣心头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过。
闹了半天,结果是自己自作多情。
韩辰的意思很明了,他不是当不了皇帝,只是当皇帝的希望很渺茫而已。
或者说,当前情况不允许他再争夺皇位了。
朱棣郁闷极了,抱怨道:“韩先生,你下次能不能把话说完啊。”
“燕兄,这就是你的不对了。”韩辰也不让着他,撇撇嘴道:“当时,你一个起身就往外走,根本不让人把话说完,你别把脏水往我身上泼。”
朱棣:“......”
整座燕王府,敢这么和他说话的,怕是只有他韩辰了吧。
不过,细细想来,确实不怪别人。
当时确实是自己太过激动,这才没听到后半段话。
想到这里,朱棣站起身,浓重的深鞠一躬道:
“请问燕王该如何反制,才能登上大位。”
“还请先生赐教!”
这一躬,无异于拜师礼。
虽然韩辰嘴上不承认,但他确确实实把朱棣当自己学生来对待。
而在朱棣心中,韩辰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老师。
他不仅才华横溢,且没有国子监那帮学士的腐儒气息,更不像某些读书人摆谱,端架子。
接下来的话题很长,韩辰饮了一大口酒,借着酒劲娓娓说道:
“其实,纵观洪武一朝的事件,不难推断出燕王没有坐上皇位的可能。”
“皇太孙朱允炆,一来是皇室正统,得位很正,没人敢妄议。二来,监国越久,笼络的人心就越多,继位就愈加容易。”
“这也是我为什么说,皇太孙会顺位继承帝位的原因。”
朱棣重新坐回位置上,低下头,陷入深思。
不得不说,韩辰分析事物的能力,简直是登峰造极。
将朱允炆为什么继承皇位的原因,都给分析好了。
恐怕,燕王府上的那些个幕僚,也没几个有此独到的眼光。
“其实,朱允炆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好皇帝。”
“只是,他错就错在,有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十分优秀的四叔。”
“燕王朱棣的能力不在朱允炆之下,他若想得到皇位,必然会有两种选择。”
唰!
朱棣蓦地一抬头,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锋芒。
他平生的行事风格,只要有一丝机会,都会去尽力尝试。
而眼下,竟然有两条路供他选择!
一旁的张玉,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。
“先生,在下愿闻其详。”朱棣拱手抱拳道。
这回,他抱着极为诚恳的态度,向韩辰请教。
恐怕,这漫漫三十年里,他朱棣谁都没服过,但对韩辰,他这回是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韩辰倒也不失所望,缓缓说道:
“燕王想要得到皇位,一共只有两种可能,我说简单点。”
“其一,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造反,等洪武老爷子驾崩,他便找机会起兵造反。”
“其二,就是趁着洪武老爷子在时,得到其认可,逆境翻盘。”
“当然了,第一个选择,我都讲解了无数次了,燕兄想不想听第二个?”
作为历史爱好者,韩辰一向喜欢推衍那些没发生过,却又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历史。
朱棣倒吸了口凉气。
这燕王府不知道安插了多少锦衣卫,造反二字,何其沉重。
他赶紧给一旁的张玉使了个眼色,后者立马就懂了,当即说道:
“那就听韩先生的,造反什么的就别说了,瘆得慌。”
“咱们还是来说说那啥逆境翻盘吧。”
韩辰点点头,深以为然。
靖难之役,他当年教书育人的时候,不知道复盘了多少回了,都腻歪了。
现在,他倒是想结合自己已知的历史知识,来推断出朱棣能否可走另外一条路。
而这条路也意味着,朱棣不仅能顺位继承大统,还不用背上反贼的骂名!
“行,那我就说说第二种选择吧。”韩辰顿了顿,组织了下语言:
“所谓逆境翻盘,就是让燕王在当时的形势下,做出伟大的功绩,让百官刮目相看,最好能得到洪武老爷子的认可。”
“如此一来,即便朱允炆监国,也不代表他最后一定能坐上皇位,懂吗?”
令洪武大老爷子刮目相看,让百官认可?
朱棣再次陷入深思。
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。
要知道,百官中,能征善战不计其数,能说会道者不下百人,通读文史者更是在国子监一捞一大把。
能让这些人都信服,那得做出多大的功绩啊?
他朱棣十几岁便跟随大将军徐达出征,征战半辈子。
纵观这半辈子的军旅生涯来看,也就多年以前,招降乃儿不花的功绩,能够震撼朝野。
除此之外,他再无较为亮眼的功绩。
更何况,当时朝中大多数文臣,都觉得他是一个粗糙汉子,根本不懂文治武功。
想要做出让文武百官都瞠目结舌的功绩,何其难也!
就在朱棣犯愁不已的时候,韩辰却是开口道:
“文能治国平天下,武能马上定乾坤。”
“燕兄放心,如果燕王选择了这条路,他一定能做到的!”
“叮,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+14。”
“叮,恭喜宿主获得声望值+8。”
韩辰坐在膳堂内,心里面很是诧异,为什么燕兄和张兄带来的声望值这么高?
他有时候说书一场,声望值也不过+1而已,看来要多跟两人交谈,这样的话,就能够快速攒够100点声望值,再次进行抽奖了。
不过,这两人都是买卖人,应该也挺忙的,想来平日里,也不会轻易来他这里。
翌日清晨,韩辰一大早就起来了,先洗漱了一番,然后洗锅做饭。
自从来到这个小镇上之后,主食一直都是小麦。
而韩辰是个南方人,不怎么吃得惯面食。
今天,可以改善一下了。
韩辰洗了三个番薯,将其放入锅中蒸煮。
这个小镇,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?实在是太落后了。
没有天然气也就算了,难道连煤气都没有吗?居然还要烧柴,而且,点火还没有用打火机,而是用得火折子。
番薯蒸好了之后,朱棣忽然来了。
一进门,就看见韩辰正在吃番薯
“先生吃早饭呢?”
朱棣是单独来的,张玉并没有来。
“燕兄怎么来了,张兄呢?”
韩辰诧异,往日的话,这两人不是一起来的吗?
“张兄可是个忙人,今天就我一个。”
朱棣盯着韩辰面前的番薯,很是惊讶,没有见过这种吃食。
韩辰估摸着,应该是张兄的生意比较好,所以比较忙,而这燕兄的生意就要冷清一些了,所以比较闲。
“燕兄吃早饭了吗?要不要吃个番薯?”
韩辰询问。
“番薯?这是什么食物啊!我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啊?”
朱棣皱着眉头。
闻言,韩辰直接傻了,不是吧!居然连番薯都没有见过,未免也太孤陋寡闻了吧!这玩意,不是满大街都是吗?
“你们这里没有番薯?”
韩辰不能理解,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啊!
“没有,没见过,这种食物,是从哪儿来的?”
朱棣摇了摇头。
“你也太孤陋寡闻了,居然连番薯都不知道,我就给你普及普及。”
“这个番薯啊!那是产自南美洲以及一些群岛上,是产量非常高的食物,差不多,种一季,足够当半年粮了。”
“可是好东西啊!还有着活血宽肠胃,通便秘的作用,你们这些买卖人,想来平日里,那是山珍海味吃惯了,就应该多吃一些番薯才是。”
韩辰有些无奈,他发现啊!这里的人,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。
“先生说是,这东西,种一季,能够当半年粮。”
朱棣瞪大了眼睛。
什么南美洲的他不知道,但是,这如果一季能顶半年粮的话,那作用可就大了去了。
“对啊!不过这玩意,没有什么太大的营养,不能当作主食,对了,你们这边,粮食富足不富足啊?”
韩辰询问,他感觉是挺富足的,毕竟,他每天有吃有喝的,除了主食而外,其他的副食倒是也比较丰富。
“唉!哪里富足,寻常人家,过午不食,一天两顿,如果不干活的话,还都是稀的。”
“要是爆发饥荒,那得饿死不少人。”
朱棣叹了一口气,在他的印象中,粮食就没有富足过。
韩辰十分无语,这未免也太艰苦了,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?感觉整个完全落后世界啊!
难不成,是非洲的某个地方吗?不会吧!
“既然你们这里没有番薯的话,那就种番薯吧!这东西,产量高,可以和粮食混杂在一起吃,可以有效的解决本地粮食不足的问题。”
韩辰去把其他的红薯拿了出来,教了朱棣种植方法,什么时候下种?什么时候成熟?
朱棣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“先生,我能吃一个吗?”
朱棣盯着碗里的红薯。
“你吃呗,这又不是稀奇东西。”
朱棣拿了一个红薯,而后呢,就咬了一口,他一吃,就眼睛一亮,这玩意,还挺好吃的啊!
“想不到,这东西看上去品相不怎么样?吃起来还挺好吃的。”
朱棣诧异。
“你是山珍海味吃多了,这东西,大部分都是用来喂猪的。”
韩辰撇嘴,番薯有什么稀奇的,人能吃多少,多数就是用来喂猪。
朱棣瞪大了眼睛,这么好吃的东西,居然用来喂猪,简直就是丧尽天良。
“你还有什么事情吗?”
韩辰询问,这来找他,肯定有事。
这一提醒,朱棣差点就忘记了,他是来寻个招的,解决掉扩廓,这个北元残余势力,简直就是令人头疼。
可是神龙见首不见尾,来无影去无踪,每年冬天就来抢粮,令人防不胜防。
“确实有一些事情,不知道先生知道不知道扩廓?”
朱棣自己是想不出什么高招了,所以来跟韩辰讨教。
扩廓?
韩辰很是诧异,这方面的学识,知道的人可是不多的,这是元朝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家族。
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就是扩廓帖木儿,汉名叫做王保保的。
不过,燕兄问这个干什么?
他喜欢元朝的历史吗?他一个做生意的,对历史倒是挺感兴趣,也是蛮奇怪的。
“我自然知道,元朝的一个权贵家族,燕兄问这个做什么呢?”
韩辰不解。
元朝,很多人没有兴趣,存在感也不强的,研究价值很低。
其实,这个元朝在韩辰的心目中还是很厉害的,就是统治水平太差了点,所以才导致覆灭。
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,对于农耕文化,有一种天然的不了解,并且不适应。
“自从元朝覆灭之后,在这个扩廓家族的带领下,残余势力,形成了北元,可是不好对付啊!冬天来抢粮,平日里了无踪迹,想要消灭,却是没有方略,不知先生有何高见。”
朱棣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。
韩辰纳闷,这难道是考究他对战争的判断吗?
他作为历史系的教授,自然对于历史上的各个战争,有着一定深入的了解。
北元是元朝在中原败亡之后,退居到漠北形成的政权,可是不容小觑,疆域非常广阔,控制着整个蒙古。
而且,存在的年头很久,最后的结局是投降后金,也存在了两百多年啊!
“事实上很难,这个北元,不好对付,地广人稀,从地理上来讲,不太可能,而且,长途进军,粮草也供应不上的,这不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打着。”
韩辰一本正经的样子。
朱棣深有同感的点头,就是如此,每次他们去打,就因为粮草问题,而被迫退军。
最新评论